宋代詩人徐庭筠的“未出土時先有節,便凌云去也無心”;清代文學家鄭板橋的“些小吾曹州縣吏,一枝一葉總關情”;宋代名家周敦頤古文名篇《愛蓮說》……這些以“廉潔”主題的名家名篇在河東區的口袋公園里圖文并茂、隨處可見,讓百姓在健身休閑的同時了解中國廉潔文化,寓教于樂。
近年來,河東區立足區域發展實際,著力將老舊小區改造的“民心工程”與廉潔文化建設的“潤心工程”有機結合,把城市邊角地、綠地、廢棄地、閑置地煥然一新,變成身邊的“口袋公園”,讓群眾在感受居住環境變化的同時,潛移默化地接受廉潔文化熏陶,讓廉潔教育更近民、更親民、更惠民。
“以服務為民為導向,把開展‘點題整治’作為契機,通過嵌入式、融合式、下沉式監督,監督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成為真正的‘暖心工程’?!焙訓|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,今年,區紀委監委還將聯合區住建委、屬地街道辦等部門在向陽樓、東新街道再建設5處廉潔文化“口袋公園”,并將與相關部門積極對接,讓設計更“走心”、功能更“用心”、文化更“入心”、建設更“匠心”,通過地書廣場、文化長廊、互動牌等載體,做到以物言志、寓教于景,努力打造沉浸式、體驗式的廉潔文化陣地。
據了解,河東區紀委監委不斷夯實“四正四廉”,精心謀劃,精準實施,切實讓廉潔文化建設有“形”有“效”。一方面,正本清源,突出機制助廉。制定工作措施對《天津市2022年廉潔文化建設十項重點工作》進行任務分解,將5大方面、19項工作任務和69條具體舉措細化到全區25家單位部門。另一方面,正風肅紀,突出監督育廉。瞄準管黨治黨關鍵節點、薄弱環節,明確25項重點監督內容和具體工作方式。制作《權·利的漩渦》等2部警示教育片,6部微視頻,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,確保利劍高懸,震懾常在。(宋德松)